漫談太空科技-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一) 張桂祥博士
漫談太空科技-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一) 張桂祥博士
漫談太空科技-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二) 張桂祥博士
漫談太空科技-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二) 張桂祥博士
漫談太空科技– 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

講座系列

跨領域融合系列

講座進程

已開課

講座日期

2021-07-08

講座地點

理律文教基金會(實體與線上同步講座)

單位與講者

講座介紹

漫談太空科技– 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一)
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啟了探索太空的時代。航太技術發展,人造衛星種類多、應用廣,包括通訊、地球觀測、導航、氣象等等。迄今全球發射太空飛行器達一萬餘,繞行中的衛星超過六千顆,失效的衛星有三千餘顆,同時有兩萬餘個超過十公分的碎片物體,其高速運行可能撞擊其他太空飛行器,墜落大氣層時也會對地面安全形成威脅,因而太空垃圾(Space Debris)也成為亟須面對的問題。
太空科技進步,火箭發射成本大幅下降,相較於傳統高價的人造衛星,立方衛星(CubeSat)成本低、生產速度快、反應靈敏,科技巨擘為提升物聯網與行動網路普及性,相繼投入建置中低軌通訊衛星系統計畫。衛星微小化、可重複使用火箭、大型衛星星系、太空旅行、私有商業化等成為太空科技產業發展趨勢。
主持國家太空中心時間最長、五顆衛星無役不與的張桂祥博士回顧太空科技歷史,闡述各類衛星之應用與太空科技產業發展趨勢。

漫談太空科技– 我國太空計畫與法務的邂逅(二)
太空科技產業發展是國家科技、經濟、工業、政治實力的展現,被視為國家重要戰略資產,太空科技的技術移轉或元件輸出均受到嚴格管制與保護。國家太空中心(NSPO)1991年在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之下設立,為我國太空科技研發與政策執行機構,早年成功執行中華衛星(後更名為福衛)一至三號計畫,近年來福衛五號與福衛七號更展現自主研製衛星的實力。推動太空計畫涉及的法律層面相當廣泛,包含各項器材的產製與採購、各國太空科技出口限制、技術服務協定、國際太空法原則(corpus iuris spatialis)等。太空商業應用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各種市場需求急遽增加,太空相關法律面對太空私人產業化、太空採礦活動、太空軍事化、太空飛航管理、太空垃圾處理、太空活動保險等挑戰。本課程闡述太空計畫與法律實務。

單位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circle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Logo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講者

張桂祥-square
張桂祥
博士

寒暑假營隊連結

course_pic_2021科技與法律跨領域暑假營隊
陽明交通大學x理律學堂《2021科技與法律跨領域暑假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