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 / SE / ESG系列
已開課
2020-05-29
中國文化大學
一、與談人:朱德芳 教授
新冠疫情對全球公衛體系造成嚴峻的挑戰,也暴露了多方面治理的脆弱與各種社會差異。社會企業運用創新方法以促進社會關懷、解決社會問題,在化解危機上產生相當的作用;企業也從承擔社會責任走向社會使命的本質。社會使命型公司以章程載明社會使命,體現股東的共識,使社會使命得以維繫;公司負責人有義務執行社會使命,確保公司的經營方向,以達成目的永續;編制與揭露公益報告讓經營團隊與員工審視與溝通,如何更好地達成社會使命,降低洗綠。本次疫情衝擊愈大的社會,愈需社會使命型公司協助跨出困境,實現發展。
二、與談人:侯勝宗 教授
Covid-19肆虐,已進入高齡化、科技化、社區化(去機構化)的台灣社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廠商、產業、區域依存關係斷鏈的困境中,以生態永續與社會發展為使命的社企產業聚落未能形成。侯勝宗教授致力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促使大學成為 地方永續發展的協力者,自教學、研究與服務等方面促進價值的創造與交換;藉由師生以跨科系、跨領域、跨團隊、跨校串聯的力量,透過在地連結,提出創新解決對策,期可形成地方政府、大學、NGO、社企、廠商等的公私協力,注入一股社會創新力量,打造一個創新生態系統,解決社會與環境的問題,或能構築大學與地方共榮、共善、共生、共好的生活圈。
三、與談人:廖怡雯 共同創辦人
2020年全球因應Covid-19防疫而轉變生活模式,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情形稍有緩減,顯見「行動」能帶給環境休生養息的機會,而群體的行動更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綠藤生機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發起「綠色生活21天」,將綠色想法與習慣落實於日常生活,使得環保議題不再沉重而遙遠;從點(自身理念及力量)、線(上下游廠商)、面(宣告平台的串聯)構築環境保護生態系,推展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力。
四、與談人:蔣念祖 理事長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長期關心婦女權益保障的政策倡議,以及法律與就業等問題,Covid-19爆發後,不但製作布口罩與口罩套取得訂單,還利用直播視訊推廣製作的工藝,與尼泊爾婦女交流。在推動社會企業法制上,2014年行政院核定為期3年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希望由此打造良好的社企創業生態,其中4個主軸包括:調整法規、建立平台、籌措資金、提倡育成。關於在現有法案中設立公司法專章或另訂專法的議題,學者見仁見智,各有所本。期待未來有更多政府及企業部門參與討論,以符合台灣立法需要和現況。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