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法律系列
已開課
2021-07-08
報名僅開放線上名額, 確認席位時給予直播連結
自駕車應用案例與技術分享(一)
自動駕駛技術可大幅降低車禍風險,有效減少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並發展出共享經濟與有效率的車輛運行模式,帶來智慧城市新風貌。現今各國自駕車產業發展重在Shuttle bus公共接駁,自駕巴士路線固定,益於風險控制,減緩缺工窘境,降低營運成本。自駕車依據功能分為五個等級,不同等級與使用模式為手駕或自駕,於意外發生時歸責對象不同;等級愈高,技術要求愈高,車廠責任愈高。自駕車已是國際發展趨勢,須有相應技術、經濟、產業支持、安全交通環境、完善法規制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以監理沙盒為核心,透過法規鬆綁鼓勵產學研投入無人載具的研發與應用,促進產業技術與創新服務升級。
自駕車應用案例與技術分享(二)
新竹高鐵自駕接駁運行計畫為台灣第一個正式的上路計畫,路線位於市中心,自駕車進入混流道路前須利用夜間到日間離峰時段在封閉場域內做足夠的測驗,目前仍在測試中,許多挑戰尚待克服。無軌捷運(ART)是中大型自駕巴士,相較傳統捷運(MRT)其不需實體軌道,建造工期短,維護成本較低。主移動機器人(AMR)應用於物流、製造、醫療等產業,精確度要求高,只需人工輸入路線的起點與終點即可,中間運輸路線皆由人工智慧即時生成,較傳統鋪設磁軌具彈性。車聯網應用重點是在特定危險路口設立相關路測設備與安全警示,提醒駕駛人視線死角處可能有穿越的路人等,期可保障行人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發生。自駕車應用必須由工研院等研究單位與當地政府、客運業者、電動巴士場、營運平台商等共同合作,逐步發展。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