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科技法系列
已開課
2014-01-08
東吳大學
專利,依據我國專利法分為:發明、新型跟設計。在侵權分析方法論中,發明跟新型較為相近;設計專利則與前二者迥異,但在分析判斷上究竟有什麼具體差異?有人說,侵權分析是專利訴訟的憲法,為什麼?侵權分析是法院應該以何種程序認定侵權。比如如何認定侵害成立、何種情況構成侵權,它是一個流程。專利侵權分析中需先確定專利權範圍,而專利權最大的挑戰跟困難就在於專利權範圍的界定,當一個被控侵權實物出現時,我們又該如何把它跟文字撰寫而成的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相比較?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