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官的角度看會計證據 紀凱峰法官
由法官的角度看會計證據 紀凱峰法官
由法官的角度看會計證據

講座系列

公司治理系列

講座進程

已開課

講座日期

2017-06-03

講座地點

東吳大學

單位與講者

講座介紹

理律學堂鑑識會計系列課程的重點是會計與法律的交會。鑒於一般人對刑事法官在認定事實上所本的證據法則並不熟悉,本課程由法官的角度,以刑事審判的證據法則架構為基礎,說明法院處理鑑定證據的過程及方法,進而解說鑑識會計這個證據方法會有哪些門檻,再深入探討鑑識會計在法院鑑定上扮演的角色與可能發生的問題。
刑事訴訟的目的在於發現真實、保障被告受公平審判的權利、減少誤判。由於刑事制度對於誤判容忍度為零,所以在制度上設了許多限制。刑事證據法則強調證據方法的分類,就證據來推論所需要的確定程度。刑事證據法則對於犯罪事實的認定,必須達到超越合理懷疑的程度,這是個非常高的程度。鑑識會計在刑事程序當中作為一種證據方法,涉及鑑定人選任的方式與程序、鑑定的公正性、鑑定意見如何呈現等問題;而當多數鑑定意見不一致時,法官又如何心證?
本課程從刑事訴訟證據法則出發,講解鑑識會計在刑事證據法上的地位置、角色、功能與應注意的事項。

單位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circle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

講者

紀凱峰-square
紀凱峰
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