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法律系列
已開課
2020-01-13
國立交通大學
AI醫療的應用範圍除醫療影像分析、生物檢測等外,還包含文字與語意辨識。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罹患漸凍症後半生無法言語,借助手持式點擊器輸入、紅外線臉頰肌肉運動偵測輸入,最終採用ACAT(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軟體追蹤眼球視線輸入並轉換為語音,以實現日常的溝通。現今AI在醫療照護領域廣泛應用,機器學習將人類大腦電流訊號直接生成語音,可望使癱瘓的病患不再困於無法自主的軀殼之內,而能流暢地與外界溝通交流。儘管機器學習透過模仿人腦神經網路的傳導機制,衍生出深度學習,並發展諸如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等模型,然而所使用的巨量資料失準、不完整、錯誤或發生前所未見的狀況仍無法避免。運用人工智慧協助醫療診斷,如何解釋、驗證其判斷的根據與過程,從而得以評估而信賴之,乃X-AI(Explainable AI)研究的重點。除技術面之外,智慧醫學牽涉到複雜的法律議題,相關醫療法規的制定與配套措施必須同步進行。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