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影響力投資與前瞻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建構 吳道揆秘書長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影響力投資與前瞻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建構 吳道揆秘書長
社會責任也是一種權利 李念祖律師
社會責任也是一種權利 李念祖律師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影響力投資與前瞻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建構 洪令家教授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影響力投資與前瞻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建構 洪令家教授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影響力投資與前瞻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建構

講座系列

CSR / SE / ESG系列

講座進程

已開課

講座日期

2020-05-29

講座地點

中國文化大學

單位與講者

講座介紹

一、與談人:吳道揆 秘書長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指產生積極社會與環境影響並伴隨一定財務回報的投資方法。隨著投資人的覺醒,以及影響力投資在上市公司的發展,做公益不必然得犧牲利潤,行善與獲利兩不誤,可以義利並舉、行善致富。讓私人資本創造出公共利益需賴民間與政府協同;當更多資金青睞高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公司,其籌資成本下降、產生競爭優勢,可令其他企業群起效尤,形成一個善的循環;政府是規則/標準的制定者,也是成果受益者。
社會企業、SRI、PRI、CSR、ESG、Impact Investing等等,凡企業不只賺錢繳稅,還對社會良善做好事、不破壞環境,都是善行資本,目的都一致;惟其發展有先後,工具有差異,側重有不同,分清脈理,更能掌握趨勢,能謀定方向。

二、與談人:李念祖 律師
企業社會責任不只是義務,也是一種權利。憲法所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具有高度社會性,必須透過社會關係的互動加以確立。人民的基本權利蘊含有社會照顧的概念,例如:釋字494號解釋揭示工作權之基礎無非是勞雇雙方相互照顧的特殊社會關係、釋字437號解釋闡明繼承法制中應繼分或特留分等包括照顧逝者近親之意涵。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有云「人之需要語言也不僅僅是傳達意義,同時是對自身存在的傾聽和確認」,也可體現言論自由係建立在聽眾與講者雙向的結構關係上。
自憲法精神可推導出社會責任不只是義務,更是一種對他人盡照顧義務的權利,人民均得透過行使此種權利達成自我實現。社會企業作為法人應可在法令允許範圍內、依據正當程序,自由作成「行使社會責任權利」的決策,以參與公益、發揮影響力,協同構築共好生態系中重要的一環。

三、與談人:洪令家 教授
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為全體人類帶來健康與生命的威脅,在封城、鎖國及社交禁令的衝擊下,人力及資源流通困難、產業疲困、經濟停滯,連帶影響非營利組織募款更加不易,有益形成社會正循環的「影響力投資」成為備受關注的趨勢。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指有意創造社會與環境正面而可衡量的影響力,同時追求利潤的投資、不以股東利潤為單一目標,而是行善與獲利並重、追求行善致富。
近年綠色債券(Green Bond)、社會型債券(Social Bond)、永續型債券(Sustainable Bond)的發行數量大幅成長,此一新興資金的運用方式,創造獲利的同時亦解決社會問題。本課程以社會企業循環基金為例,關注不同領域的社會企業發展,以具體投資行動支持社會企業,創造社會價值,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發揮永續循環的正面能量。

單位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circle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
中國文化大學-Logo
中國文化大學

講者

李念祖-square
李念祖
律師
吳道揆-square
吳道揆
創辦人
洪令家-square
洪令家
教授
黃正忠-square
黃正忠
教授